为贯彻落实学校第五次党代会精神,积极开展教学改革,推动专业教育迈上新台阶。广播电视系从10月31日到11月4日连续五天在科学会堂一层演播厅为2016级编导和播音专业学生举办了以“视野”为主题的专业入学教育系列讲座。副校长、yl8cc永利官网院长王云、党委书记邵晓慧先后到讲座现场指导工作。
逐影追音——我们的彼岸天空
10月31日晚7时,蔡春芳老师以“逐影追音——我们的彼岸天空”为题为新生带来系列讲座的第一讲。
蔡春芳老师首先以各个时期著名电影和电影人入题,向大家展示了电影和广播电视发展史的独特魅力。然后她向在场的同学们提出了几个问题: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或播音专业是什么?对这个专业我们了解吗?学这个专业以后能干什么?看到同学们难以回答的样子,蔡老师全面的讲解了专业的优势,介绍了就业的方向,并列出了专业具体的就业岗位。结合大家共同的经历以及蔡老师曾经学生的故事,她启发大家:大学提供给我们第一次选择的机会,选择很多元,世界比我们想象的要大,所以专业跟综合能力都很重要。未来的工作未必与我们所学的专业相关,我们应该让自己更有竞争力,选择一条适合最自己的道路。
最后,蔡老师分享了一句话与同学们共勉:对于未来我从不担心,因为我相信时光会把我变得更好。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
你和电视有个四年约会
11月1日,赵琳老师为新生带来了系列讲座的第二讲——你和电视有个四年约会。
赵琳老师首先向两个专业的同学概括了大学四年所需要学习的专业课的相关知识体系,让大家对自己的专业知识有了整体的认识。随后,赵琳老师把四年学习专业知识的阶段形象生动的比作一个四年的约会,这个约会主要分三个阶段:第一,走近他。第一个阶段中,赵琳老师向学生们详细讲解了专业情况,她告诉学生,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和播音专业是一门新兴的艺术类实践性专业,面临着就业难的问题,因此全体同学应不断丰富自身的情感经历,借助更多的平台给自己学习锻炼的机会。同时,认识自我、熟悉专业,做好自我定位、放宽眼界。随后,她又给同学们说明了行业性质及现状,让学生转变思维,从制作“节目”到“音频”和“视频”的制作,再到制播分离,做真正的“大众文化”的传播者。第二,搞定他。赵琳老师在这个阶段向同学们提出了一些学习性建议,一是增加阅读与积累,二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三是积极参与实践,四是努力找准方向,五是认真英语学习,六是莫跟风。四年中,全体同学要认清自我,找到适合自己的专业技能,努力提升自我,不断学习成长。第三,你是你自己。赵琳老师告诉同学们要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意识,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做真正的自己。
最后,赵琳老师和全体同学就专业学习和专业前景问题进行了讨论交流,对学生们提问的关于如何提高自身专业能力,是否需要修读双学位等问题进行了认真解答。演讲活动伴随着赵琳老师的励志结尾:你还年轻吗?不要紧,很快就要老了,活动圆满结束。
中国当代纪录片样态与纪录片人素养
11月2日,张明超老师结合自己的经历为大家带来系列讲座第三讲——“中国当代纪录片样态与纪录片人素养”。
张明超老师首先谈了央视正在播放的«长征纪事»纪录片的相关情况,他说2016年正好是中国工农红军胜利80周年。由于整十整五周年纪念,相关主流媒体都会对该历史题材进行纪录片的创作。由此«长征纪事»产生。而«长征纪事»在面临巨大难题的同时剧组拥有自身的优势以及相对独立的制作方式。本片相当于剧组的''承制"。是以高级知识分子作为主创的团队。其总导演有着较为丰富的主流纪录片创作经验。并且在资料搜集方面有着开阔的国际视野。随后,张明超老师谈了纪录片的构成元素及元素的合成、后续的工作以及当代中国纪录片的样态。引导学生要不断提升自我能力。一要提高观察生活、发现问题的能力,二要提高艺术表达的能力,三要提高团队合作的能力,四要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最后张明超老师以三句话与同学们共勉:技艺决定你能否快速的进入这个行业。素养决定了你能否有一个长远的发展。修养决定你能否有一个完美的生命。
文学:与悲剧人生的巅峰对话
11月3日,系列讲座第四讲——“文学:与悲剧人生的巅峰对话”由樊晓君老师为大家准时呈现。
樊晓君老师从“文学是什么”这一问题入手,从狭义和广义两个角度对文学的概念进行阐释。她强调文学的本质是人学,是一门用语言文字形象化,审美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随后,她用一系列图片为大家讲述了中西方对“人的诞生”这一话题的不同说法,让学生从神话传说中获取知识。紧接着她用“潘多拉魔盒”这一神话故事告诉同学们,人类无休止的欲望最终都会变成痛苦和灾难
在讲座中,她重点解读了尼采的著作《悲剧的诞生》,从“文学与悲剧人生”这一主题,启发了学生虽不能控制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拓展人生的宽度,生动的话语和富有哲理的故事打开了学生的内心世界。随后,樊晓君老师以《关雎》《子衿》《桃夭》三首经典诗经作品与学生展开了深入互动与交流。播音班同学声情并茂地朗诵文学作品,编导班同学争相发言对诗词发表自己的心得体会。
最后,樊晓君老师用一则极富哲理地漫画表现了当下大学生爱偷懒的坏习惯,告诉大家“你读的书决定了你的视野和高度”这一人生道理。
媒介与时间
11月4日,郝建国老师带来了本次系列讲座的最后一讲——“媒介与时间”。
在讲座中,郝建国老师谈到时间和生命一样,都属于终极问题的范畴。平时不太注意,但仔细想却发现并不简单。正如,“时间都去哪儿了”,时间有去向的话,那么时间的来源又是什么。特别是我们在使用手机这些新媒介的时候,为何感觉时间流逝的如此之快。
随后,郝建国老师以自己的生活经历,生动的谈了乡村生活中的时间表征,城市生活中的时间表征,及其在这个过程中,媒介对于时间的另一种规范性意涵。在此基础上,他总结道,人类的时间概念或观念可以分为自然时间和人类时间两种,或者循环时间和线性时间两种。而在这些时间观念中,媒介时间其实表现出了一种很重要的时间规定性。很多学者认为,媒介其实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或者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时间长度和速度。而人类在使用媒介的过程中,其实也出现了一种媒介思维或时间思维。
结合媒介与时间或时间思维的关系,郝建国老师认为编导专业和播音专业的学生都是大众媒介的专业使用者,应该了解媒介的特点和媒介与时间的一种复杂的关联性。这不仅对于专业学习是必要的,对于自己的定位和发展也十分必要。
历时五天的五场专业讲座为编导和播音专业的学生打开了一个广阔的学科和专业视野。在听讲和互动的过程中,新生不仅了解了专业的概况和发展方向,还据此对自己的四年大学生活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老师和学生们都认为,专业入学教育十分必要,对于促进教学的顺利开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至此,系列讲座取得圆满成功。